曾經看過一篇報道,關於活在世上的真“超人”,他們不像漫畫中的那些英雄,能飛牆走壁,而是擁有一些超凡的技能,其中一位就擁有超級記憶。
醫學研究顯示這位人士其實是患有超憶症,能夠清晰的記得從小到大每一天每一刻的所見所聞。
初次聽到這段,心中非常羨慕,糊塗的自己常忘東忘西的,能夠擁有超強的記憶能力該多好啊,這樣念書或工作上就能夠有一番成績吧。
可是報道卻指出這些超憶症的人,很多都活得不快樂,因為他們同時也沒辦法忘記生命中一切痛苦的事,所有的難過都歷歷在目,就好像不停的經歷當中。
人的腦就好像一間資料庫,一生的記憶都好像文件一樣,我們平常人會把舊有的或無關重要的記憶存檔在深處,不再使用,而超憶症者卻把全部文件攤開擺在眼前,沒辦法視而不見。
這時,我才發覺,原來忘記也是一種幸福,能夠把傷心難過遺留在過去,每天帶著全新的自己活在當下。
所以下次又在健忘時,不需太過責怪自己,畢竟我們只是凡人一名,才不要那超人的煩惱呢!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包容和忍受
當你深愛一個人時,他一切的缺點你都能包容;
當你不愛他了,所有的包容忽爾變成忍受。
包容是愛的接納,把對方的不是幻成棉花糖,捧在手上雖溶了黏手,吃了發胖,可是卻會甜在心頭。
忍受是痛的承擔,對方的毛病頓時變成一顆顆扎手的圖釘,看著礙眼,放著也嫌麻煩,只想儘快丟棄。
包容好比是小叮噹的縮小燈,堆積如山的缺點也只看似小沙丘,就算眼前的厚牆也不過薄如紙片,一切的不完美將變成渺小的塵埃。
忍受則像是放大鏡,微小的不美好也能放大成壓在心頭的巨石,讓人喘不過氣來,一個小黑點也會變成漆黑的天空。
包容和忍受雖然都是一種接受的方式,但是跨越了那道愛與不愛的分界線,感覺就決然不同。
當你不愛他了,所有的包容忽爾變成忍受。
包容是愛的接納,把對方的不是幻成棉花糖,捧在手上雖溶了黏手,吃了發胖,可是卻會甜在心頭。
忍受是痛的承擔,對方的毛病頓時變成一顆顆扎手的圖釘,看著礙眼,放著也嫌麻煩,只想儘快丟棄。
包容好比是小叮噹的縮小燈,堆積如山的缺點也只看似小沙丘,就算眼前的厚牆也不過薄如紙片,一切的不完美將變成渺小的塵埃。
忍受則像是放大鏡,微小的不美好也能放大成壓在心頭的巨石,讓人喘不過氣來,一個小黑點也會變成漆黑的天空。
包容和忍受雖然都是一種接受的方式,但是跨越了那道愛與不愛的分界線,感覺就決然不同。
一個蛋糕還是一塊蛋糕
現代社會變幻無窮,人們對於愛情的要求和標準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了。
以前想找到一個談心的人,大都從自己身邊的圈子著手,不然傳統一點的則可以嘗試相親。可是現代人的的選擇,已不止於此了。
身邊找不到的,可以網上找;就連現實中尋不着的,也可以虛擬中尋獲。
城市中到處都有寂寞的心靈,科技給予的諸多方便,先不管真心與否,但似乎都讓感情隨手可得,以至多角戀愛也普遍化了。
電影<This Means War>中女主角就分別在網絡和現實中認識兩位男主角,同時和兩男談著戀愛。最後終於確定了心中最愛而放下另一位。
多角關係中,你的愛就宛如一個被瓜分的蛋糕,對方得到的永遠不會是完整的你。撫心自問,你也只是想成為別人的一塊蛋糕而已嗎?
當遇上那個值得掏心的人,你會附上百分百的真心,就不應該也沒有辦法把遺留的分給其他人了。
就算沒辦法確定他是否是對的人,面對感情我們也應該用完整的自己去探索,才能看見完整的對方。
那些只願意給你一塊蛋糕的人,不值得你用一整個蛋糕去換。
以前想找到一個談心的人,大都從自己身邊的圈子著手,不然傳統一點的則可以嘗試相親。可是現代人的的選擇,已不止於此了。
身邊找不到的,可以網上找;就連現實中尋不着的,也可以虛擬中尋獲。
城市中到處都有寂寞的心靈,科技給予的諸多方便,先不管真心與否,但似乎都讓感情隨手可得,以至多角戀愛也普遍化了。
電影<This Means War>中女主角就分別在網絡和現實中認識兩位男主角,同時和兩男談著戀愛。最後終於確定了心中最愛而放下另一位。
多角關係中,你的愛就宛如一個被瓜分的蛋糕,對方得到的永遠不會是完整的你。撫心自問,你也只是想成為別人的一塊蛋糕而已嗎?
當遇上那個值得掏心的人,你會附上百分百的真心,就不應該也沒有辦法把遺留的分給其他人了。
就算沒辦法確定他是否是對的人,面對感情我們也應該用完整的自己去探索,才能看見完整的對方。
那些只願意給你一塊蛋糕的人,不值得你用一整個蛋糕去換。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行李箱的秘密
看了張曼娟一篇關於行李箱的文章,文中提到當年她去香港工作時只是携帶了一個箱子,一年後離開時的行李卻六七個箱子也裝不完。
哈,原來不止我一人如此。
我想,或許天底下的女人大都如此吧!
當年第一次出國工作,也只是帶了一個行李箱,結果每三個月回國一次的旅程上,總會帶回一箱又一箱的東西,有吃的穿的,有自用也有送人的,似乎一開始就在擔心未來最後一趟的歸途會沒辦法把一切想帶走的帶回來。
除了自認是個購物狂,還好不算嚴重,但那個女人不愛買東西啊,出門時只是携帶必需品,回家時往往身上多一些奢侈品,但是附在這些物資上的,卻不止是肉眼看到的,還有看不見的記憶。
在國外生活的那段時間,一件為我擋風的外套,一把為我遮雨的傘,一雙帶領我踏遍異土的球鞋,雖然都是可以放棄的東西,可是依附在它們身上的記憶,卻讓我不捨得撇下。
女人多是感性動物,而男人大都是理性動物,難怪旅行出門時,男人都比較灑脫,往往比較放得下。而那些拖著笨重或多個行李箱的,或許身後都有一個感性的女人為他整理吧。
哈,原來不止我一人如此。
我想,或許天底下的女人大都如此吧!
當年第一次出國工作,也只是帶了一個行李箱,結果每三個月回國一次的旅程上,總會帶回一箱又一箱的東西,有吃的穿的,有自用也有送人的,似乎一開始就在擔心未來最後一趟的歸途會沒辦法把一切想帶走的帶回來。
除了自認是個購物狂,還好不算嚴重,但那個女人不愛買東西啊,出門時只是携帶必需品,回家時往往身上多一些奢侈品,但是附在這些物資上的,卻不止是肉眼看到的,還有看不見的記憶。
在國外生活的那段時間,一件為我擋風的外套,一把為我遮雨的傘,一雙帶領我踏遍異土的球鞋,雖然都是可以放棄的東西,可是依附在它們身上的記憶,卻讓我不捨得撇下。
女人多是感性動物,而男人大都是理性動物,難怪旅行出門時,男人都比較灑脫,往往比較放得下。而那些拖著笨重或多個行李箱的,或許身後都有一個感性的女人為他整理吧。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比比看
人與人之間總愛比較。
小時候比成績,長大後比業績。
然後比車子比房子,比家庭比孩子,比身家比財產,有一大堆比不完的東西。
良性的比較沒錯可以讓自己更努力,但是這些無止境的比較中,我們是否會迷失了自己?
永遠的與上比較,只會發現那是填不滿的黑洞。
偶爾何不與下比較,會發覺其實我們擁有的比想像中多。
比起天生殘缺的人,四肢健全腦筋正常的我們有多麼健康,那又何必計較自己資質平平而別人卻出類拔萃?
比起露宿街頭的人,有瓦遮頭的我們是多麼富有,那又何必計較我們的是廉價排屋而別人的是獨立洋樓?
比起孤家寡人的,擁有父母兄弟姐妹伴侶孩子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那又何必計較生活簡陋而別人的多姿多彩?
比上永遠不足,因為達到一個標準,又會有另一個更高的標準設定。
比下卻一定有餘,我們才會珍惜手上握緊的。
比比看,比對了嗎?
小時候比成績,長大後比業績。
然後比車子比房子,比家庭比孩子,比身家比財產,有一大堆比不完的東西。
良性的比較沒錯可以讓自己更努力,但是這些無止境的比較中,我們是否會迷失了自己?
永遠的與上比較,只會發現那是填不滿的黑洞。
偶爾何不與下比較,會發覺其實我們擁有的比想像中多。
比起天生殘缺的人,四肢健全腦筋正常的我們有多麼健康,那又何必計較自己資質平平而別人卻出類拔萃?
比起露宿街頭的人,有瓦遮頭的我們是多麼富有,那又何必計較我們的是廉價排屋而別人的是獨立洋樓?
比起孤家寡人的,擁有父母兄弟姐妹伴侶孩子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那又何必計較生活簡陋而別人的多姿多彩?
比上永遠不足,因為達到一個標準,又會有另一個更高的標準設定。
比下卻一定有餘,我們才會珍惜手上握緊的。
比比看,比對了嗎?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一點都不浪費
很多時候在走錯路時,人們會埋怨浪費了時間,多走了冤枉路等。
可是走進了個死胡同,才知道此路不通,以後就不會再走錯;多走了一段遠路,卻可能意外發現到世外桃源。
多一份經驗和沿途風光不也是一份收獲嗎?想一想,就一點都不浪費了。
我愛上手作,或許有人會覺得那是浪費時間。
可是一點一滴從無到有的滿足感,從中享有的樂趣,腦經和手指得到的訓練,不也是一種獲得嗎?想一想,就一點都不浪費了。
想學繪畫,想學鋼琴,想學修汽車,想學風帆等等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想要做的東西,人生有許多我們想嘗試的,可是卻往往擔心沒有耐心或沒有天份而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卻學無所成,結果就錯過了很多。
其實不然。
學藝術不成,或許會發現自己技術方面較有天份。
學運動不成,也許會發覺原來文靜的活動更加適合。
成功固然好,但不成功卻不是失敗。
一路上累積的經驗,對自我的更加瞭解,不也是很珍貴嗎?
所以說,只要努力過嘗試過,不管結果如何,一點都不會浪費。但若只是空想而不動,揮霍腦細胞卻沒有成果,那才是真正的浪費。
可是走進了個死胡同,才知道此路不通,以後就不會再走錯;多走了一段遠路,卻可能意外發現到世外桃源。
多一份經驗和沿途風光不也是一份收獲嗎?想一想,就一點都不浪費了。
我愛上手作,或許有人會覺得那是浪費時間。
可是一點一滴從無到有的滿足感,從中享有的樂趣,腦經和手指得到的訓練,不也是一種獲得嗎?想一想,就一點都不浪費了。
想學繪畫,想學鋼琴,想學修汽車,想學風帆等等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想要做的東西,人生有許多我們想嘗試的,可是卻往往擔心沒有耐心或沒有天份而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卻學無所成,結果就錯過了很多。
其實不然。
學藝術不成,或許會發現自己技術方面較有天份。
學運動不成,也許會發覺原來文靜的活動更加適合。
成功固然好,但不成功卻不是失敗。
一路上累積的經驗,對自我的更加瞭解,不也是很珍貴嗎?
所以說,只要努力過嘗試過,不管結果如何,一點都不會浪費。但若只是空想而不動,揮霍腦細胞卻沒有成果,那才是真正的浪費。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快樂與不快樂
快不快樂,只是一念之差。
失去的東西,與其悼念和想像如果擁有它的美好,我選擇相信失去是為了我好,失去只是為了迎接更好的到來。
或許你會覺得我似乎自欺欺人,為何不可呢?我只是選擇快樂去接受,況且未來還沒到來,又有誰能確定它不會是更美好的呢,那又何來自欺欺人?
與其回望過去不能從來的道路,不如跨步向前邁進去探索未知的可能。
我從來不期望自己能中個千萬獎金的彩票,也沒有希望能夠擁有大富大貴的日子,因為我相信短期帶來的興奮與快樂,抵不過長期坐擁金山的憂慮,擔心自身安全,擔心以後家族爭產問題等等。
或許你會覺得我似乎杞人憂天,為何不可?我只是選擇相信擁有更多不一定帶來更多的快樂,況且只要能夠好好的把握現在所有的,把自己的快樂標準放低一些,那麼能夠擁有的不是更多嗎?
與其等待一百萬才到達的快樂,擁有一千的我卻已經擁有一百次十塊的快樂了。
快不快樂,是自己的選擇。
很喜歡區樂民寫過的一句話,快樂像一隻蝴蝶,你追逐,牠便飛走;相反,你靜下來,牠便會停在你的肩膀上。
失去的東西,與其悼念和想像如果擁有它的美好,我選擇相信失去是為了我好,失去只是為了迎接更好的到來。
或許你會覺得我似乎自欺欺人,為何不可呢?我只是選擇快樂去接受,況且未來還沒到來,又有誰能確定它不會是更美好的呢,那又何來自欺欺人?
與其回望過去不能從來的道路,不如跨步向前邁進去探索未知的可能。
我從來不期望自己能中個千萬獎金的彩票,也沒有希望能夠擁有大富大貴的日子,因為我相信短期帶來的興奮與快樂,抵不過長期坐擁金山的憂慮,擔心自身安全,擔心以後家族爭產問題等等。
或許你會覺得我似乎杞人憂天,為何不可?我只是選擇相信擁有更多不一定帶來更多的快樂,況且只要能夠好好的把握現在所有的,把自己的快樂標準放低一些,那麼能夠擁有的不是更多嗎?
與其等待一百萬才到達的快樂,擁有一千的我卻已經擁有一百次十塊的快樂了。
快不快樂,是自己的選擇。
很喜歡區樂民寫過的一句話,快樂像一隻蝴蝶,你追逐,牠便飛走;相反,你靜下來,牠便會停在你的肩膀上。
訂閱:
文章 (Atom)